江门:人才“抢”战,决胜“大桥经济”!

元描述: 江门市人社部门积极推进“人才倍增”工程,抢抓“大桥经济”机遇,通过“十城百校”招聘、校企合作、技能培训等措施,为江门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吸引人的段落: 江门,这座历史文化名城,正以蓬勃的姿态拥抱“大桥经济”带来的新机遇。深中通道的通车,将为江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而人才,是这座城市决胜“大桥经济”的关键力量。江门市人社部门深谙此道,今年以来,他们积极推进“人才倍增”工程,以“抢”人才的姿态,为江门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从“十城百校”招聘到校企合作,从技能培训到乡村振兴,江门市人社部门正在用一系列的举措,为江门打造人才高地,助力这座城市迈向更加灿烂的未来。

抢抓机遇,人才“倍增”

“十城百校”招聘,引进高端人才

今年年初,江门市人社部门启动了“2024年江门市博士和青年人才招聘专项行动”,目标直指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他们奔赴广州、武汉、长沙、北京等“十城百校”,积极开展人才招聘活动,力求将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江门来。截至目前,该行动已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197人次,其中博硕人才占比超过80%。

校企合作,培养实用人才

除了引进人才,江门市人社部门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。他们持续推进“园区技校”项目,为397家次重点企业提供“菜单式”培训,精准满足企业需求,培养高素质的“蓝领人才”。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战略运营总监曹军毅表示,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契合企业需求,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“用得上、用得好”。

江门市技师学院抢抓“大桥经济”机遇,与深圳技师学院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,携手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多管齐下,提升人才素质

“三项工程”培训,提升技能水平

江门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“粤菜师傅”“广东技工”“南粤家政”三项工程培训,为2.59万人次提供了专业技能培训,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。

“百千万工程”培育实用人才

此外,江门市人社部门还开展了“农村电商”“乡村工匠”培训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培育实用人才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江门选手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铜牌,实现国赛奖牌“二度破冰”,展现了江门技能人才的过硬实力。

江门人才工作亮点

  • 布局早、节奏快、声势大、效果佳:江门市人社部门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,布局早、节奏快、声势大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  •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:江门市人社部门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,制定了针对性的引才育才计划,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  • 多措并举,打造人才高地:江门市人社部门通过“十城百校”招聘、校企合作、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,积极打造人才高地。

关键词:江门人才、大桥经济、人才倍增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江门市人社部门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才工作?

A1: 江门市正处于“大桥经济”发展的重要时期,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,是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
Q2:江门市是如何吸引高端人才的?

A2: 江门市人社部门通过“十城百校”招聘等方式,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,并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平台。

Q3:江门市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?

A3: 江门市人社部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,通过“菜单式”培训等方式,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。

Q4:江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?

A4: 上半年,江门市新增技能人才1.9万人次,高层次人才1282人,产业工程师570人,急需紧缺博士105人。

Q5:江门市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?

A5: 江门市将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,完善人才服务体系,打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,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。

Q6:江门市人社部门如何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?

A6: 江门市人社部门会持续跟踪产业发展趋势,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,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。

结语

江门市人社部门以“抢”人才的姿态,积极推进“人才倍增”工程,为江门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,江门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,为这座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